1.热解炉出口温度控制:
该温度控制为串级调节,热解炉出口温度作为级主调,通过DCS系统PID调节输出作为加热器出口温度设定值;与加热器出口温度(单独测点)进行比较偏差,在就地控制柜通过PID调节型温度控制表输出4-20MA指令至就地PLC控制器,来控制加热器电功率输出(即投入退出调功组加热器),实现出口温度控制。
2.加热器内部设计温度值:
介质(热风)设计值:进口温度290℃-330℃,出口温度为650℃,设计温度为700℃;加热器保护极限温度为780℃。
3.加热器频繁超温原因分析:
1)加热器内部故障。
2)稀释风风量不足。
3)尿素溶液喷枪流量持续偏大。
4)信号误发。
5)加热器功率自动调节故障。
6)加热器内部测温信号(即6块表显示的巡测温度)未引入DCS,不利于运行人员进行监视和及时的进行手动干预。
7)对比加热器出口温度发现,加热器电功率调节加载、减载有一定的滞后性,如电功率调节器开始减载时(即加热器电流下降时),加热器出口温度仍在上升,且滞后时间较长。
8)加热器就地PLC控制逻辑未对温度高报警做延时处理,容易造成信号跳变或者超调时误动作。
9)加热器跳闸后必须到就地控制柜复位后才能再次开启,影响运行紧急处理时间。
4.处理
鉴于上述情况,为保证脱硝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环保指标的达标排放,对加热器做了相应的改进并制定了相关措施:
①在DCS画面增加加热器报警跳闸后软复位功能(在DCS画面增加复位按钮,利用备用电缆将复位输出并在就地复位按钮上),让运行人员在时间能复位报警信号再次投入加热器。
②敷设电缆将加热器内部温度6个测点引入DCS,供运行人员监视作为干预电功率调节的参考指标。必要时可以将保护逻辑移入DCS,做信号处理(质量判断和速率判断后再做保护输出,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延时避免过调造成的保护动作)。
③检查各温度测点接线、防水是否完好,对备用通道(双支元件)进行信号测量,对比就地控制柜显示温度,来确定元件是否正常。
④将加热器出口温度报警值降低至575℃(现为>610℃报警,三取任一,经过多次观察,加热器出口温度未能达600℃就已发加热器内部温度超温报警),预先提示运行人员注意干预电功率调节。
⑤对加热器电功率调节进行优化:单侧温度保护动作跳单侧加热组;利用加热器温度报警增加电功率调节前馈控制。
⑥完善脱硝系统相关参数光字报警和脱硝跳闸首出画面。
⑦运行人员应加强对脱硝系统进口NOx的调整和控制,特别是在机组升降负荷时,避免尿素溶液喷枪流量持续偏大导致加热器超温。运行过程中若发现加热器跳闸,应立即对加热器进行复位,复位成功重新投入加热器运行,条件满足立即投入尿素溶液喷枪运行。
⑧若因稀释风风量低造成加热器超温报警,则立即增加增压风机出力,并检查增压风机应运行正常(若增压风机故障,立即切换至备用增压风机运行)。
⑨若因加热器本身原因造成加热器超温报警且报警复位不掉或电加热器功率自动调节故障,立即联系检修人员进行检查处理。
⑩若脱硝系统因加热器超温跳闸解列,应立即汇报值长要求稳定机组负荷,在保证锅炉稳定燃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锅炉总风量,保持合适的氧量(<3为宜),合理进行锅炉一、二次风配比,调整低氮燃烧器配风方式,降低锅炉过量空气系数,限度减少氮氧化物生成量。脱硝系统重新投入后,通过对喷氨量的调整,尽可能降低出口氮氧化物浓度,以控制小时均值在合格范围内。否则,汇报值长,申请停机处理。